端午未至,街头巷尾已随处可见售卖粽叶的摊位。一片片宽长的粽叶绿得发亮耀眼,清香的气息仿佛肉眼可见,瞬间就把人拉回到记忆中的端午佳节。
童年时分,端午节包粽子是一项重要的家庭活动。奶奶总会提前几天去市场挑选最新鲜的粽叶,然后仔细地清洗、浸泡。那时候我总是蹲在旁边,看着奶奶灵巧的双手将粽叶卷成漏斗状,填入糯米、红枣、红豆等食材,再用棉线紧紧地扎好,整个过程行云流水。奶奶常说:“这包粽子的手艺,承载着咱们老祖宗的智慧和记忆,你们年轻人可要好好学哟。”
然而,随着时代的发展,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包粽子等传统习俗失去了兴趣。他们更愿意去超市购买现成的粽子,觉得这样方便快捷。端午节似乎也变成了一个简单的放假休息的日子,失去了原本的文化内涵。就在我们对传统文化渐渐忽视的时候,韩国对端午节的申遗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。2005 年,韩国 “江陵端午祭”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 “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”,这一消息在国内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反思。韩国的申遗事件让我们意识到,传统文化的传承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。粽子不仅仅是一种食物,更是传统文化的象征。它所代表的,是我们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和文化积淀。每一片粽叶都蕴含着祖先的智慧和创造力,每一颗粽子都承载着对先人的缅怀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
我们不能让传统文化在手中流失。传承传统文化,首先要从了解和热爱开始。我们应该让更多的人,尤其是年轻人,了解端午节的由来、习俗和意义,让他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。只有当我们知道它背后的故事,才能真正体会到它的价值。其次,我们要积极参与传统文化的实践活动。包粽子、赛龙舟、挂菖蒲等习俗,都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。通过亲身参与,我们可以更好地感受传统文化的精髓,让传统文化在我们的生活中得到延续和发展。同时,我们也要以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对待传统文化。传统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,它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创新和发展。我们可以在保留传统文化核心内涵的基础上,赋予它新的时代元素,让它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。就像粽叶,我们可以用它包出各种口味的粽子,满足不同人的需求,但无论怎么变化,粽叶所承载的传统文化内涵永远不会改变。
粽叶飘香,香的是粽子,更是传统文化的韵味。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,我们必须好好守护和传承。让我们从每一个传统习俗开始,用心去感受、去传承,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。
版权所有 重庆两江新区建设有限公司
公司地址:重庆市渝中区棉花街十八号 联系电话:023-63775956